全角半角转换

汉语论文写作中,标点符号全角半角的选择问题。

正文中引用文献处以及参考文献列表中的标点(含括号)均为半角,且后面需空一格。

文末参考文献 应使用半角符号

因为此处标点符号应视为前置符,方便计算机识别。

《地理科学进展》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要求 总体要求

  1. 正文中引用的文献与文后的文献列表要一一对应 即正文中引用的文献可以在文后的文献列表中找到;文献列表中的所有文献必须在正文中有引用。 2.文献列表中的文献著录必须准确和完备 一一核查每一条文献中的所有信息,保证其准确无误,并且严格按照本刊的格式要求进行著录,是作者必须尽到的义务。特别指出:在文献著录达到要求前,稿件不会被接收。 3. 文献排列顺序要求 (1) 文献列表排序:从语种来说,按先中文文献、后英文文献、再其他语种文献(如日文、俄文)顺序排列。从作者来说,中文文献依作者姓氏拼音排序,姓相同,按名的拼音顺序排列,姓和名均相同,按出版年排列,如果出版年也相同,需在出版年后面加a、b、c、d……来区分,此时按文题的字母顺序排列。其他语种文献依姓氏字母排序,其余要求同中文文献。 (2) 正文中引用排序:正文中一处引用两条及两条以上文献时,按出版年排序,出版年相同时,按先英文作者、后中文作者排序,作者系同一语种的,按拼音或字母顺序排列。 例如:(张明, 2002; 王红等, 2003; Hall et al, 2004; 李玲, 2004; 张英, 2004; Simth, 2005)。 4.中文文献应给出相应的英文内容 (1) 先给出中文,然后将对应的英文内容置于其后的方括号中;英文文献无须给出中文。 (2) 中文文献(含专著)对应的英文题名应使用原文献中使用的英译名,或者收录该文献的数据库(如CNKI)中提供的英文题名。如果原文献和收录数据库中均查不到对应的英文题名,则应使用汉语拼音(以词语断开),切勿自己翻译,以免英文题名不唯一。
  2. 文献中的标点符号(含括号) 正文中引用文献处以及参考文献列表中的标点(含括号)均为半角,且后面需空一格。
  3. 外文字母大小写 (1) 作者名称:姓氏首字母及名字简称用大写。例如:“王晓峰”对应“Wang X F”。 (2) 文献题名:无论是期刊文章还是专著、文集、研究报告等的题名,除第一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写外(副标题首字母也需大写),其余均为小写。 (3) 期刊名称:所有实词首字母大写。 (4) 出版者:所有实词首字母大写。 (5) 专有名词:所有实词首字母为大写。常见的专有名词有: Tibet Plateau、Shandong Province、Yangtze River Delta、China、USA、IPCC、CAS等。
  4. 正斜体要求 除了必须为斜体的单词(例如植物拉丁名中的属名和种名)外,其他内容如作者、刊名、题名、et al 等均为正体。
  5. 文献标识符的使用 为便于计算机识别,所有文献须加文献类型标志;非纸张载体的电子文献,还须加上文献载体标志,格式为:[文献类型标志/载体类型标志]。 正文中的文献引用标志 在著者—出版年制中,引文的标注标志由著者姓氏和出版年构成,倘若只标注姓氏无法识别该人名时,可标注著者姓名。主要有如下两种形式: (1) 正文中的文献引用标志可以作为句子的一个成分,如:Kang等(2010)、Huang等(2010)通过对具有时空信息的海量手机通话数据进行挖掘,总结了城市中居民移动的一般性模式。 (2) 也可放在引用句尾的括号中,如: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,对森林生态系统碳收支特征的研究已成为关注的热点(于贵瑞等, 2001)。目前,针对生长季碳交换特征的研究已有很多(关德新等, 2004; 于贵瑞等, 2004)。森林在非生长季释放出大量的CO2 (Falge et al, 2002) 1 只有一个著者的文献引用 示例:张三(2008)识别了居民的出行目的。 社区规划应更加关注居民个体的需求(张三, 2008)。 如果同一篇文献连续引用,则第一次引用需给出出版年,第二次及以后的引用无需写出版年。如张三(2008)研究了了居民的出行目的……。张三还发现…… 2 多个著者(包含两个著者)的文献引用 引用多著者文献时,只需标注第一个著者的姓氏,其后附“et al”或“等”字。如果有两篇文献的第一著者姓名和出版年都相同,那么只写第一著者将会混淆两篇文献,则需加第二著者以示区别。至于应该写几个著者,以能在正文中区分开两篇文献为原则。 3 两篇文献著者的姓氏相同 如果两篇文献的著者姓氏相同,出版年也相同,则需给出名字的缩写,以免混淆。 示例:Wang K D (2008)和Wang P G (2008)研究了……

常见问题  在正文中,是写中文姓名还是写英文的姓? 以中文发表的文献,在正文引用中著者姓名须写中文全名。如:张三(2008)识别了居民的出行目的。 以英文发表的文献,在正文引用中著者姓名需写英文(只写姓)。如:Zhang(2008)研究了气候变化的原因。  多个著者之后是用“等”还是“et al”? 中文文献的多个著者之后用“等”,无论是放在句子中还是括号内,如:张三等(2008)研究了气候变化的原因……。……近百年人类活动加剧了气候系统变化的进程(张三等, 2008)。 作为句子的一个成分,英文文献的多个著者之后用“等”,如:Zhang等(2008);如放在引用处括号中,英文文献的多个著者之后则用“et al”,如……近百年人类活动加剧了气候系统变化的进程(Zhang et al, 2008)。 为简便起见,本刊要求对于两名或两名以上作者,采用一致格式,都用“等”而不用“和”。 如在同一处引用的文献的第一作者为同一作者,但二、三作者不同,在正文引用处则需分开表达。如赵娜,岳天祥,王晨亮,等,2013和赵娜,赵明伟,岳天祥,等,2014这两篇文献,如在同一处引用需 (赵娜等, 2013; 赵娜等, 2014)这种形式表示。  参考文献列表中英文文献作者信息处,第一个单词为The时,该文献顺序应以哪个字母为准? 参考文献列表中作者信息如第一个单词为The时,则以The后的单词的首字母来确定顺序。 如The Hofstede Centre. 2007. Hofstede’ cultural dimensions[EB/OL]. ITIM Website, 2007-11-12[2016-04-11] http://www.geert-hofstede.com.应排在 Hines J M, Hungerford H R, Tomera A N. 1987. 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: A meta-analysis[J].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, 18(2): 1-8.后,而不是在T开头的作者姓名处。  如何引用二手文献? 尽可能地避免使用二手文献。 如果实在找不到原始文献,则在文献列表中给出二手文献。正文引用中,提及原始文献,在括号中标注二手文献作为文献引用标志。如张三的研究被李四引用,而你并没有读张三的研究,但引用了张三的研究,则应在正文中提及两个研究,在文献列表中只写李四的研究作为文献。如: 正文引用写:张三的研究(引自李四,1998)。 文献列表写:李四. 1998. ……  引用文献的年代有何要求? 尽可能引用最近3~5年以来的研究成果,5年以上的的文献仅限代表性的经典文献。  引用文献的数量有何要求? 引文数量以20个以上为宜,尽量引用国内外相关高级别(著名)刊物论文。

文献列表中文献各成分的要求 1 文献各组成部分  文献的组成部分有:著者,出版日期,文题或章节的题目[文献类型标志],出版信息(刊名、卷号、期号和页码,章节的页码范围和出版地),获取信息的日期和来源等。不同类型的文献有不同的要求。  每个部分用点号结束。 2 著者  文献著录的第一部分是著者姓名。  姓前名后,姓需全拼,名只写首字母;姓氏后面无逗号,名的缩写字母后面无缩写点。  著者之间都用逗号隔开,最后一位著者用点号结束。  名字如有连字符,要保留连字符。如:Hau K-T.  团体著者的名称要全拼,不要简写。大的单位要在小的单位之前。如: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, School of Psychology. (2008). ……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, Institute of Psychology. (2007). ……  如果没有著者,则不留著者位置,文题或书名前移至著者位置。 3 出版日期  出版日期直接放在著者后面,无需置于括号中。  学术期刊(journal)、图书、音像制品的文献中只写年即可。如 张三. 2008.  会议论文集、非学术的杂志(magazine)、快报需写年和月,如 张三. 2008, 2月.  日报和周报需写年月日,如张三. 2008-02-08.  已被接受但还未印刷的论文或图书,写in press或“印刷中”,如 张三. 印刷中.  时间不明确的文献写n.d.或无日期,如 张三. 无日期. 4 文题或章节名称  文章标题的首字母需大写,其他(包括副标题首字母)为小写(注意:这一点与刊名的要求不同),特殊要求的单词除外。无需引号或书名号。  论文或章节的特殊类型可以在后面的方括号中标示。特殊类型的文献有: [Letter to the editor] [给编辑的信] [Special issue] [专辑] [Monograph] [专题] [Abstract] [摘要] 5 文献类型标识标注 常用文献类型用单字母标识,具体如下: (1) [J]——期刊文章 (journal article) (2) [M]——专著(monograph),含古籍中的史、志论著 (3) [C]——论文集(collected papers) (4) [D]——学位论文(dissertation) (5) [P]——专利(patent) (6) [S]——技术标准(standardization) (7) [N]——报纸文章(newspaper article) (8) [R]——研究报告 (report) (9) [A]——专著、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(article from anthology) (10) [Z]——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文献类型标识 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,具体如下: (1) [DB]——数据库(data base) (2) [CP]——计算机程序(computer program) (3) [EB]——电子公告(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) 电子文献须同时标注文献类型标志和载体标志,格式为:[文献类型标志/载体类型标志]。 例如: (1) [DB/OL]——联机网上数据库(data base online) (2) [DB/MT]——磁带数据库(data base on magnetic tape) (3) [M/CD]——光盘图书(monograph on CD-ROM) (4) [CP/DK]——磁盘软件(computer program on disk) (5) [J/OL]——网上期刊 (journal online) (6) [EB/OL]——网上电子公告 (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) 6 刊名和出版信息  刊名需给出全称,不要简写。刊名所有实词的首字母须大写(与文章题名不同)。  刊名后给出卷号和期号,期号置于圆括号中。如原刊缺少卷号,则至少须注明期号,如果期号也缺失,则须标明月或季等比较明确的时间,如1999, 8月;如为增刊,英文用Sl.(注意含缩写点),字体为正体,中文用增刊二字,如果一年或一卷中有多本增刊,则需加阿拉伯数字区分,如写“增刊1”、“增刊2”或“S1”、“S2”。如原刊有卷号无期号,注意不要将卷号移入括号中,以免造成误解。  刊名与卷号、期号字体均用正体。  卷号、期号和页码之间用冒号隔开。末尾用点号。 示例: 朱华晟, 王缉慈, 李鹏飞, 等. 2009. 基于多重动力机制的集群企业迁移及区域影响: 以温州灯具企业迁移中山古镇为例[J]. 地理科学进展, 28(3): 329-336. [Zhu H S, Wang J C, Li P F, et al. 2009. Firm migration of clusters in east coastal areas of China: a case study of lamp-making clusters in Wenzhou, Zhejiang[J]. Progress in Geography, 28(3): 329–336.] 7 非期刊(图书)的出版信息  期刊以外的文献需提供出版地和出版社名称。  出版地和出版社之间用冒号,出版社后用点号。  如果出版社名称中有州名或省名,可以在出版地中省略州名或省名。  出版社的名称尽可能简明。协会、集团、大学的出版社需给出全称,可以省略冗余部分,如Publishers, Co.或Inc.,但Books和Press需保留。  如果有两家或多家出版社,给出第一家出版社的出版地或出版社的总部所在地。  美国出版的图书应写出版地、州名(简写)和出版者,如: ……. Hillsdale, NJ: Erlbaum.  美国以外出版的图书需给出国家名称。如果出版地不是很有名,还需给出省名。如: ……. Churchill, Manitoba, Canada: ABC Press.  中国出版的图书,出版地写城市名。如果用英文书写,则需在城市名后加China。如: ……. Nanjing, China: Jiangsu Educational Press. ……. 南京: 江苏教育出版社.  翻译成中文的专著之著录格式: 原著者姓名. 译著出版年. 书名[M]. 译者姓名, 译. 出版地: 出版者. [英文对照版本] 示例: 拉普莱斯 P-S. 1951. 概率哲学[M]. 张三, 李四, 译. 北京: 未名出版社. [Laplace P-S. 1951. A philosophical essay on probabilities[M]. Zhang S, Li S, Trans.. Beijing, China: Weiming Press.] 正文引用:(拉普莱斯 P-S, 1951) 8析出文献——论文集中的论文或专著中的某一章节  标注格式如下: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. 出版年. 析出文献题名[文献类型标志]//文集或专著主要责任者. 专著题名. 出版地: 出版者: 析出的页码. 示例: 蔡运龙, 严祥. 2011. 将科学置于地方: 科学知识的地理[M]//蔡运龙, Wyckoff B. 地理学思想经典解读. 北京: 商务印书馆: 383-389.  用“//”代替中文文献中的“见”和英文文献中的“in” 。  未正式出版的会议论文集中,标注格式如下: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. 会议举办年. 析出文献题名[C] //会议论文集题名. 会议地点(可选): 主办单位: 析出文献页码. . 9 学位论文的标注  标注格式如下:学位论文作者. 年份. 题名[D]. 保存地点: 保存单位.  学位论文在题名后加注文献类型标志[D]后,不需再注明博士或硕士论文。 10 电子文献的标注  电子文献包括电子图书、电子报刊中析出文献等。其中电子报刊的格式为: 主要责任者. 年份. 题名: 其他题名信息[文献类型标志/载体标志]. 报纸名称, 更新或修改日期(版次) [引用日期]. 获取和访问路径.  “更新或修改日期”指该引用文献在互联网上更新或修改的日期,“引用日期”指作者引用该文献的日期。书写的格式为“2008-07-02”。  “获取和访问路径”可以是互联网址,也可以是文献的doi号。 示例: 胡谋. 2007. “放雀引凤”, 深圳转身[N/OL]. 人民日报, 2007-12-03(6) [2008-03-06]. http://paper.people.com.cn/rmrb/html/2007-12/03/content_33655583.htm. [Hu M. 2007. “Fangque yinfeng”, Shenzhen zhuanshen[N/OL]. People’s Daily, 2007-12-03(6) [2008-03-06]. http://paper.people.com.cn/rmrb/html/2007-12/03/content_33655583.htm.]

如果您在使用过程中有什么问题,请及时与编辑部联系,我们会继续对规则进行完善。如果找不到对你需要引用的文献类型的著录说明,可参照最接近的文献类型来书写。如果没有接近的文献类型可以参照,总的原则是提供的信息越多越好,尽可能给出文献查阅者所需要的必要信息。

第二轮修志,各地都是衔接上届志书的下限编修续志,续志书名也是千篇一律:在书名下加上断限。书名下断限的书写格式,规范写法为“(19xx-2000)”,但采用这种写法的却不成主流。不规范的书写格式中,常见的是“(19xx~2000)”,此外还有“(19xx-2000年)”、“(19xx~2000年)”、“(19xx年-2000年)”、“(19xx年~2000年)”,加上“-”、“~”两种符号自身宽度变化所产生的变体,不规范的写法就更多了。

志书断限中的连接号,没有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,由此所反映出来的,则是标点符号规范化和表达概念准确性的大问题。准确地说,是正确、规范地使用连接号,准确地表述时空范围之概念,准确地表述数值量之关系(或幅度)的大问题。

一、连接号的多种形式

连接号有多种形式,各自的作用、用途也不同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(简称“国标”)《标点符号用法》(GB/T 15834-1995)对连接号的规定:

4.13 连接号

4.13.1 连接号的形式为‘-’。连接号还有另外三种形式,即长横‘——’、半字线‘-’和浪纹‘~’。

4.13.2 两个相关的名词构成一个意义单位,中间用连接号。例如:

a) 我国秦岭-淮河以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,夏季高温多雨,冬季寒冷干燥。

b) 复方氯化钠注射液,也称任-洛二氏溶液(Ringer-Locke solution),用于医疗和哺乳动物生理学实验。

4.13.3 相关的时间、地点或数目之间用连接号,表示起止。例如:

a) 鲁迅(1881-1936)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、思想家和革命家。

b) ‘北京——广州’直达快车

c) 梨园乡种植的巨峰葡萄今年已经进入了丰产期,亩产1000公斤~1500公斤。

4.13.4 相关的字母、阿拉伯数字等之间,用连接号,表示产品型号。例如:

在太平洋地区,除了已建成投入使用的HAW-4和TPC-3海底光缆之外,又有TPC-4海底光缆投入运营。

4.13.5 几个相关的项目表示递进式发展,中间用连接号。例如:

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古猿-猿人-古人-新人这四个阶段。”(引文略有删节。)

国标《标点符号用法》只列出了连接号的四种形式,远没有列全。下面我就分直线型和浪线型两类,把各种连接号及其应用、在电脑上的输入方法全部列出供大家参考:

1.直线型连接号九种,其中标准形式五种,可用键盘直接输入。不同字体的连接号,所占的宽度比例也不完全相同,Windows字库的标准宋体字中,各种形式连接号所占的位置和自身宽度是:①长横“——”:占两个汉字位置、宽度为汉字的200%,中间不能有空隙;长横的形式基本等同于破折号,和破折号的输入方法相同。长横极容易和破折号混淆,一般只在表示火车等客运车辆运营区间时使用,其他地方极少使用。②长一字线“—”:占一个汉字位置、宽度为汉字的100%;一些人习惯先输入一个破折号,再删去破折号的一半作为一字线使用;长一字线与两旁的字符完全没有间距,导致版面不美观,不推荐使用。③一字线“-”:占一个汉字位置、宽度为汉字的75%;在全角状态下用键盘直接输入;多用于连接汉字,其宽度适中,视觉效果很好。④半字线“-”:占半个汉字位置、宽度为汉字的44%;在半角状态下用键盘直接输入;多用于连接英文、数字,亦可用于连接汉字;在时间表述中用于连接“年-月-日”;它还是数学算式中的“减号”、“负号”。⑤下划线“_”:占半个汉字位置、宽度为汉字的50%;在英文、半角状态下用键盘直接输入;用于连接英文人名或物名、电子邮件地址、互联网址,及科技文献中的英文、数字。

非标准形式四种,不能用键盘直接输入,需用“插入符号”方式插入,其名称用Windows字符映射表定义的名称。⑥En长划“–”:占一个汉字位置、宽度为汉字的37%。⑦小型连字符-负号“﹣”:占一个汉字位置、宽度为汉字的31%。⑧连字符“‐”:占一个汉字位置、宽度为汉字的27%。——这三种连接号可根据版面需要代替一字线或半字线。⑨软连接符“-”:占半个汉字位置、宽度为汉字的25%;主要用于连接英文。

2.浪线型连接号两种。①浪纹号“~”:占一个汉字位置、宽度为汉字的100%;在全角状态下用键盘直接输入;仅用于连接阿拉伯数字书写的数值,表示数值范围或量值的波动变化幅度。②鄂化符(即半角浪纹号)“~”:占半个汉字位置、宽度为汉字的54%;此符号其实英文符号,一些人输入浪纹号时常忘记切换全/半角状态,因而把浪纹号错输为鄂化符,并将错就错地把鄂化符作为浪纹号使用。

此外还有科技文献常用的箭头连接号“→”:占一个汉字位置、宽度为汉字的100%;可用软键盘输入;连接表示递进式发展的项目,说明事物的结构、流程或发展进程,如“在Word中插入符号:点‘插入’菜单→点‘符号’→选中所需符号→点‘插入’按钮→关闭对话框”。

二、不同连接号用法的标准和规范

以上对不同形式连接号用法的说明,并非笔者随心所欲、空穴来风,国标《标点符号用法》虽未明文规定各种连接号用途,但其中的例句已经可以作为明确的诠释了。我们仍分直线型、浪线型两类细加分析:

浪纹号仅用来连接两个数字,表示一个数值范围,或表示量值的波动变化幅度。《标点符号用法》仅举了一个例子,以此作为论据稍显孤单,我再从其它国标和规范性文件中找些论据作为补充和支撑:国标《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》(GB/T 15835-1995)中明文规定:

8.6 阿拉伯数字书写的数值在表示数值的范围时,使用浪纹式连接号‘~’。

示例:150千米~200千米 -36℃~8℃ 2500元~3000元。

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校对研究委员会发布的《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》(简称《细则》,2005年6月修订版)第四十条第(三)款明确规定:

5.表示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数值范围,使用浪纹号‘~’。如:10%~20%,(2~6)×103或2×103~6×103,30~40km(也可写成30km~40km)。

《细则》第三十六条第(五)款与之相呼应:

连接相关的阿拉伯数字表示范围,用浪纹。如:2500万元~3000万元,-36℃~-8℃。

……毋需多言,两个国标、一个行业标准的规定和例证,足以说明:连接阿拉伯数字表示数值范围,必须、也只能浪纹号。

使用浪纹号连接数字还有一个好处:避免连接号与数值中的“符号”、数学算式中的“减号”相互混淆。此外,出版物中年、月、日的规范书写方式也是阿拉伯数字,连接时间数字用直线,连接量值数字用浪线,可明白地分清一组阿拉伯数字表示的是时间还是数量值。

《标点符号用法》举例说明了直线型连接号的四种用途,这些用途也可用《细则》第三十六条的明文规定作为支撑:

(一)连接两个相关的名词构成一个意义单位,用一字线。如:原子-分子论,中国-芬兰协会。(也可以用半字线,但不要用长横)

(二)连接相关的地点、时间表示走向或起止,用一字线。如:北京-上海特快列车,鲁迅(1881-1936),(前者也可以用长横,但不要用半字线)

(三)连接相关的汉字或外文和阿拉伯数字表示产品型号,用一字线。如:TPC-3海底光缆,东方红-75型拖拉机。(也可以用半字线)

(四)标准代号规定用一字线。如《标点符号用法》GB/T 15834-1995,国内统一刊号CN 11-1102/I。

国标《汉语信息处理词汇02部分:汉语和汉字》(GB/T 12200.2-94)对汉字间使用连接号的规定更明确:

4.1.8.13 连接号 hyphen

用来把意义密切相关的词语连成一个整体。符号形式为‘-’。

这些足以说明,连接汉字的“词语”只能使用一字线“-”。

国家规定和行业标准必须执行,我们文字工作者要想愉快地接受它,自觉地改变原有的错误习惯,不妨从理论上加深理解、加强认识。当然,对几个抽象符号的规定用法,并没有什么理论依据可言,但我们可以变通一下,将它和数学运算符号“=”、“≈”进行类比,就不难悟出一些道理。

数学运算符的“=”,在运算式中表示一种明确的数理关系,其运算结果具有绝对的确定性。将直线型连接号与直线型“=”进行类比,可得出这样的结论:直线型连接号连接两个点,所表示的时空关系或其他关系都具有确定性。“-”连接两个时间表示一个时间范围、如“1991-2000”,连接两个地名表示一个空间跨度、如“郑州-中牟”,这个时空范围必然具有确定性:其起始点和终止点是明确的、固定的,其时空跨度也是明确的、固定的。就修志而言,记述事物的主体及其活动,不能超过所规定时空范围;如无特殊情况,也不能随意缩小范围、使记述主体及其活动小于这个时间进程和空间范围,更不能只记述其中一个静态的点(时间点或地点)。

数学运算符的“≈”,在运算式中表示一种不明确的数理关系,其运算结果不具有确定性,是“大约”数。将浪线型连接号与浪线型“≈”进行类比,可得出这样的结论:浪线型连接号连接的两个数据点,其间某个固定点的数值量不具有确定性。“~”连接两个数字,表示一个数量范围,或表示某事物发展变化的速度、起伏波动的幅度,也只是个“大约”数。比如“(郑州地区玉米)提前播种一天,每公顷可增产180~225公斤。”如果具体到某一块耕地、确定了提前播种的天数,其增产量就是确定的,或是200、或是215,总之是“180~225”之间的一个定数;对“郑州地区”这个不确定的主体,除非用“平均增产量”这个主体确定的概念来表示,否则,受各种因素影响,每公顷的增产量只能用“180~225”这个不确定的“约数”来表示。

三、志书使用连接号的注意事项

直线型连接号与浪线型连接号,各自的用法、使用范围和应用对象是确定的,二者不能相互取代,也不能相互混用。但是,在志书编纂的实际操作中,不尽人意、不合规范的现象比比皆是,仅在志书评稿会上,笔者就不止一次听到关于书名断限中使用“~”还是使用“-”的争议。不少志书硬性规定只使用一种形式的连接号:或“~”、或“-”;即使两种连接号同时使用者,用法也不够规范,相互替代、混杂使用,一部书中前后不统一的情况屡见不鲜。因此,连接号的应用,必须引起我们续志工作者的高度重视。

1.要严格依照国标和行业标准的规定,对不同的连接内容,分别使用不同形式的连接号,一定要做到达标、规范,全书各篇(卷)之间统一;尤其是书名下的断限,不能随心所欲、各行其是。

2.现有标准中未做出硬性规定的不同形式的连接号,如一字线和半字线,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,自己制定硬性标准:以全书前后统一为前提,以文字版面美观为基础,以符合科技资料、古迹文献等特殊的要求为原则,制订与国标和行业标准不相冲突的标准。比如两个汉字相连接用标准的一字线,汉字与英文(或数字)相连接用En长划或标准的半字线,英文与英文、数字与数字、或英文与数字相互连接,用标准的半字线或软连接符,以达到字间距的疏密一致为佳。

3.“~”之前不要使用汉字或英文字母表示的计量单位。“~”所连接的两个数字,计量单位应该是统一的,若两个数字的计量单位不同,不能使用“~”连接。计量单位相同的两个数字,根据承前省略的行文规则,前面一个计量单位完全可以省略,这样还能使版面显得整洁美观,又做到了行文简洁、节约篇幅。参考《细则》第四十条第(三)款中的例证:“30~40km(也可写成30km~40km)”,这样做完全符合行业规范。

直线连接号与此相同,“-”前边那个年份后面不应加“年”字;封面上使用的志书断限,两个年份后面都不宜加“年”字。这样做既符合国标《全数字式日期表示法》(GB 2808-81)和《数据元和交换格式 信息交换 日期和时间表示法》(GB/T 7408-94)的要求,也符合约定俗成的惯例。持异议者不妨翻翻《中国地方志》、《河南史志》等杂志,几乎所有文章中出现的书名断限上都没有“年”字,有谁因此产生误会了吗?

最后说一个题外的话题:理论文章使用续志书名,应该将断限写在书名号中、如《中牟县志(1991-2000)》,还是写在书名号外、如《义马市志》(1987-2000)?笔者倾向前一种写法。前者将断限作为书名的一部分,使续志书名自然与以前所有志书的书名有所区别,假如历代都这么做,我们谈论旧志就无需繁琐地强调“明·天启九年”、“清·康熙二十四年”之类的《××县志》了;后者将断限作为对书名的限定和补充,书名依旧如故,经多次续修后,可能会因多部志书同名而引起不便。

[附:

半字线连接号的用法

一、连接相关的汉字名词,构成一个意义单位

(1)任-洛二氏溶液

针叶-阔叶林带

满-通古斯语族

物理-化学反应

资本-产值系数

压力-温度曲线

作者-出版年制

(2)吐鲁番-哈密盆地

伏尔加河-顿河运河

布列斯特-立托夫斯克

(3)皮埃尔·孟戴斯-弗朗斯(Pierre Mendès?France,法国前总理)

让-雅克·卢梭(Jean Jacques Rousseau,法国哲学家)

例(1)是科学名词。例(2)是地名。例(3)是人名,其中“孟戴斯-弗朗斯”是复姓,“让-雅克”是双名。像这样构成的意义单位,也有人用一字线连接。例如:

(4)海尔—波普彗星是美国业余天文学家海尔和波普于1995年7月23日发现的。(《光明日报》1997·02·14)

这类结构结合紧密,用半字线较好。只要用法统一,用一字线也可以,但是不能用二字线,下例的二字线要改为半字线或一字线:

*(5)校园中的中国——孟加拉国友好体育馆、体育场宏伟壮丽,设备齐全。

二、连接汉字词和数字/字母,构成产品型号或术语

东方红-75 型推土机

米格-29 歼击机

铀-235

L-蛋氨酸

三、连接相关的字母、数字,构成各种专门用语

半导体名词:P-N结

合金名称:Fe-Cr合金

产品型号:U-2侦察机、HP-3000型电子计算机、4T65-E自动变速箱

国际标准书号:ISBN 7-80126-288-3

国内统一刊号:CN 11-1399/H

邮发代号:2-200

图表编号(篇章号和序号):图1-1、表2-5

银行账号:055-00645551-7

电话机号:68932750-234

全数字式日期:1949-10-01、1998-08-15

半字线有时也可用外文连字符(三分线)来代替。例如国际标准书号各段之间用连字符隔开。注意有些产品型号在字母和数字之间不加连接号,如“BJ130汽车”,不写作“BJ-130汽车”。

二字线连接号的用法

二字线连接号用于特殊场合。连接相关的两个阿拉伯数字表示时间的起止本来用一字线,在用汉字数字时,因一字线容易与“一”字混淆,所以改用二字线。例如:

(1)李闯即李自成(一六О六——一六四五),陕西米脂人,明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。(《毛泽东选集》第2版第1卷第96页注释)

铁路、公路、航空等交通部门用二字线标明运行起讫点或路线,是为了醒目。例如:

(2)北京——上海

北京——南京

北京——旧金山——纽约(1990年《〈标点符号用法〉解说》)

连接号如果不是用在车厢线路牌、航行图等特定场合,就不宜用二字线。像在“济南——青岛高速公路”这样的一般文字叙述中最好改用一字线。例(3)就是使用一字线。

(3)北京—米兰—罗马航线是国航经营多年的一条航线。(《北京晚报》1999.04.19)

误用率高的连接号

例一:强化烧结法、石灰拜耳法、管道化溶出、选矿--拜耳法等技术的研发成功并实现产业化,标志着我国已拥有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氧化铝生产技术。 例二:采用这一先进的温控系统,可以使工作温度保持在50C。—48C。,避免了温度大幅波动给生产带来的危害。 例三:与传统工艺相比,能耗下降20%—30%。 例四:十一届三中全会(1978-12-18-1978-12-22)。

公文中连接号的使用频率是很高的,尤其是与数字相关的公文。但是,使用连接号的差错率也居高不下。在此,不妨多说几句。   连接号是表示连接、起止、流程的符号。   连接号的由来有多种说法,比较盛行的一种说法认为,连接号由外国传教士引进,他们用罗马字翻译《圣经》等基督教书籍时曾使用连接号作为音节的连写符号。五四运动以来,连接号越来越多地用于我国各类书刊,不过那时还不叫连接号,有叫连字符的,有称连词号的,还有人把它称为连读号。1965 年,《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表》修订时定名为“连接号”。1990 年,连接号作为标点符号之一,正式被列入《标点符号用法》中。在1995年12月13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《标点符号用法》规定,连接号的形式为一字线“—”,占一个字的位置,连接号还有另外三种形式,即长横“——”(占两个字的位置)、半字线“-”(占半个字的位置,读作“杠”)和浪纹“~”(占一个字的位置)。

《标点符号用法》对连接号的用法作出的规定是:

两个相关的名词构成一个意义单位,中间用连接号。如,我国秦岭—淮河以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,夏季高温多雨,冬季寒冷干燥。又如,复方氯化钠注射液,也称任-洛二氏溶液,用于医疗和哺乳动物生理学实验。

相关的时间、地点或数目之间用连接号表示起止。如,鲁迅(1881—1936)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、思想家和革命家。原名周树人,字豫才,浙江绍兴人。又如,“北京-广州”直达快车。

几个相关的项目表示递进式发展,中间用连接号。如,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古猿—猿人—古人—新人这四个阶段。又如,柴油机工作循环中的四个冲程是吸气冲程—压缩冲程—做功冲程—排气冲程。

不过,在实际应用中,连接号何时用“一字线”,何时用“半字线”,何时用“长横线”,何时用“浪纹线”,需要认真把握,否则很容易出错。

(1)连接相关的汉字名词,构成一个意义单位,用一字线。如任—洛二氏溶液、焦耳—楞次定律、盖—吕萨克定理、选矿—拜耳法、压力—温度曲线、海尔—波普彗星等。

(2)连接地点名词,表示地点的起止,用一字线,也可以用长横线,主张用一字线。如北京—旧金山—纽约航班、北京—广州特快列车、秦岭—淮河以北地区等。

(3)文章注释中的纪年,前后两个年份之间用一字线相连,如唐(618—907)。如果前后两个日期都有年月日,那么年月日之间用半字线相连,前后两个日期之间用一字线相连,如,毛泽东(1893-12-26—1976-09-09)。但是,如果强调的是时间起止概念,那就要用浪纹线,如2001~2008年、8~10月、星期三~星期五等。

(4)连接相关项目,表示递进式发展,可以用一字线,也可用长横线,还可用箭头符号。如,古猿—猿人—古人—新人,古猿——猿人——古人——新人,古猿→猿人→古人→新人,等。

(5)与数字或字母连接所构成的产品型号或术语,用半字线连接。如“Al-Li合金”、“P-N结”、“华硕 DRW-2014L1T光驱”、“三诺 iFi-311风云版音箱”、“双向IEEE-1284-C并行端口”、“苏-30战斗机”、“铀-235”等。

(6)编号中的连接号用半字号。如书号ISBN978-7-5024-4386-3、电话号码010-64027926、国内统一刊号CN10-1387/G、图3-2、表5-1、银行账号4140700-0188-041856-8等。

(7)表示数值范围的,用浪纹式连接号。如矿浆流量1.1~1.8米3/时、蒸水能力达200~220吨/时、直流电耗下降50~180千瓦时/吨铝、增加产量15%~20%等。

文前三例可改为——

例一:强化烧结法、石灰拜耳法、管道化溶出、选矿-拜耳法等技术的研发成功并实现产业化,标志着我国已拥有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氧化铝生产技术。

例二:采用这一先进的温控系统,可以使工作温度保持在50C。~48C。,避免了温度大幅波动给生产带来的危害。

例三:与传统工艺相比,能耗下降20%~30%。

例四:十一届三中全会(1978-12-18—1978-12-22)。

连字符(短横)的用法

一、用于汉语拼音词语的分合

(1)连接复合词:(辩证唯物主义)

(2)连接AABB式重叠词:(说说笑笑)

(3)连接序数词的“第”和后面的数词:(第十三)

(4)用于可分为两个双音节词的四言成语:(光明磊落)

二、用于外来语

CD-ROM(只读光盘)

e-mail(电子函件)

外来语(如上两例)本身是用连字符的,我们借用时不宜把连字符改成一字线或二字线,如写成CD—ROM等,因为汉字一字线的长度为连字符的三倍,在外文就是破折号了。

三、用于移行

汉语拼音和外文按音节移行,在行末写完一个音节后加连字符,下行开头接着写后一个音节。一个音节无论包含多少字母,不能拆开移行。例如可分成,不能分成。在复合词的复合成分之间移行,原有连字符的,可在行尾用双连字符或在下一行行首再加一个连字符。]

至于“浪纹”是否能作为一种正式符号而在标点中固定下来,可以在以后再次修订标点符号时适当予以考虑,届时也可考虑给予正式命名。现在使用它的很多,而命名的却很少,仅见的只有北京外国语学院编写的《汉英词典》把它称为“代字号”。这个名称是否合适还可以讨论,可供选择的还有“代替号”“替代号”“替号”等。为了简便易记,似把它称为“替号”较好。

四、书写。连接号有四种书写形式。

1.占一个字的位置。《标点符号用法》规定:“连接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,在书写和印刷时上下居中。”这种写法适用于被叫作“短横”“横杠式”“一字线”等名称的连接号。

2.占半个字的位置。这种写法又称“半个短横”,适用于被叫作“半字杠”“半字号”等名称的连接号,在汉语拼音和科技文献中有时用到。

3.占一个字位置的浪纹。适用于被叫作“波浪式”的连接号。

4.占两个字的位置。被叫作“一个长横”,这种写法因与波折号重复,所以应该规范。

五、读法。连接号已有九种读法。

1.不读。例如:秦岭-淮河以北地区。

2.稍加停顿。例如: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古猿-猿人-古人-新人这四个阶段。

3.读成“到”。例如:北京-上海特快列车。

4.读成“至”。例如:亩产800-1000公斤。

5.读成“杠”。例如:东方红-75拖拉机。

6.读成“转”(zhuǎn)。例如:北京西直门宾馆四号楼116房间的电话是82253031-116。

7.读成“和”(hé),或不读。例如:声宝-乐声有限公司。

8.读成“之”。例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在播报广东佛山“植宝素”广告时,把生产该产品的公司地址门牌33-1号读成“33之1号”。

9.读成“对”。例如第25届奥运会足球预选赛亚洲赛区决赛阶段的广告是“1992年1月19日:中国-日本”。

六、作用。《标点符号用法》指出:连接号的作用是把意义密切相关的词语连成一个整体。具体地说,可分为四种作用。

1.连接作用。例如“秦岭-淮河以北地区”,被连接的词语地位平等,可以对换位置。

2.承接作用。例如“东方红-75拖拉机”,被连接的词语是领属关系,位置不能颠倒。

3.衔接作用。例如“láilɑi-wǎnɡwɑnɡ”(来来往往)、“cénɡchū-bùqiónɡ”(层出不穷)。(摘自《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》)

4.计量作用。连接相关的时间、数字等。例如:孙文(1866-1925);亩产800-1000斤。

总之,连接号是一种很有特色的标点符号,多音、多形、多能、多用,有必要对它作进一步研究,以便更好地使用它。